布特列洛夫是19世纪中叶杰出的化学家之一,他在创建有机化学的结构理论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和凯库勒、柯尔柏同时为结构理论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为了了解布特列洛夫的成就,让我们先了解一下他所处的时代。
赖特是有机建筑理论的创始人。这一理论流派认为,生物的独特形态是由其生存的内在因素所决定的。同样地,每个建筑的设计也应该基于其内在因素,包括形式、结构和解决相关问题的方法。
德国化学家肖莱马是有机化学领域的奠基人,他的主要贡献在于对脂肪烃的系统性研究。从1862年开始,肖莱马从煤焦油和石油中分离并分析了戊烷、己烷、庚烷和辛烷等脂肪烷烃,详细测定其物理常数并探究了元素组成。
有机建筑理论的提出者是沙里。1900年,沙里文明确提出了有机建筑的观点,他强调整体与细部、形式与功能的有机结合。真正把有机建筑发扬光大,并推动其成为现代建筑创作思潮的是美国著名建筑师莱特。这个流派认为每一种生物所具有的特殊外貌,是它能够生存于世的内在因素决定的。
其后,布特列洛夫本着这种见解,和他的学生一道又进行了广泛的实际研究工作,不仅合成了一些新的化合物,并使他所提出的化学结构理论进一步得到证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0 采纳率:0% 帮助的人:0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普罗提诺(公元205-270年),又译作柏罗丁,新柏拉图主义奠基人。生于埃及,233 年拜亚历山大城的安漠尼乌斯为师学习哲学 ,曾参加罗马远征军,其目的是前往印度研习东方哲学。此后定居罗马,从事教学与写作。
1、如果是水溶液,直接溶于水就可以,比如10g盐酸羟胺溶于100mL水。如果是做羰基测定,先1:2溶于水 再用95%乙醇稀释至,按5:2 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在pH=2~9的溶液中,Fe 2+ 与邻二氮菲(phen)生成稳定的桔红色配合物[Fe(phen) 3 ] 2+ :此配合物的lgK 稳 =23。
2、首先,盐酸羟胺、邻菲罗啉、乙酸、乙酸钠、去离子水。其次,量取25mL乙酸和25mL去离子水,混合均匀。然后,称取0.176g盐酸羟胺,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溶解。然后,称取0.083g邻菲罗啉,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溶解。然后,称取14g乙酸钠,加入到上述混合液中,搅拌溶解。
3、mol/l的盐酸羟胺配制步骤:确定所需量:首先确定你需要配制多少体积的1mol/L盐酸羟胺溶液,以便计算所需的物质量。计算物质量:根据盐酸羟胺的摩尔质量(g/mol),将所需体积的物质量计算出来。
1、吲哚是一种化合物,由吡咯和苯并联而成,也被称为苯并吡咯。 吲哚存在两种并合方式,分别是吲哚和异吲哚。它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如天然花油和煤焦油等。 吲哚的衍生物在自然界中分布广泛,许多生理活性很强的天然物质,如生物碱和植物生长素等,都是吲哚的衍生物。
2、吲哚是吡咯与苯并联的化合物。又称苯并吡咯。有两种并合方式,分别称为吲哚和异吲哚。吲哚及其同系物和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主要存在于天然花油,如茉莉花、苦橙花、水仙花、香罗兰等中。
3、芳香环 是一类有机芳香化合物。芳香环拥有共轭的平面环体系,原子间成键并不是不连续的单双键交替,而是被离域π电子云覆盖。典型的芳香环化合物是苯和吲哚。
1、-甲基-5-硝基靛红是一种具有特定化学结构的化合物,它的英文名称是7-Methyl-5-nitroisatin。在其他名称中,它也被称作7-甲基-5-硝基-1H-吲哚-2,3-二酮,以及7-甲基-5-硝基-吲哚满-2,3-二酮和5-硝基-7-甲基靛红。
2、-甲基-5-硝基靛红是一种化合物,其在中国的名称包括7-甲基-5-硝基-1H-吲哚-2,3-二酮和7-甲基-5-硝基-吲哚满-2,3-二酮,以及5-硝基-7-甲基靛红。它的化学名称为英文的7-Methyl-5-nitroisatin。
3、反应结束后,将反应液倒入碎冰中,通过冷却结晶的方法,固体产物开始析出,呈现出明亮的黄色。这个黄色的固体就是我们目标产物——5-硝基靛红。整个过程中,温度控制和反应步骤的精确执行至关重要,以确保制备出纯度高的5-硝基靛红。
4、盐酸羟胺是用来将Fe3+还原成Fe2+的,如果配制已久,还原能力减弱,就会使部分铁离子得不到还原,造成分析结果偏小 如果是水溶液,直接溶于水就可以,比如10g盐酸羟胺溶于100mL水。如果是做羰基测定,先1:2溶于水 再用95%乙醇稀释至,按5:2 加入氢氧化钠醇溶液。
5、空气中的臭氧,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存在下,与吸收液中蓝色的靛蓝二磺酸钠等摩尔反应,褪色生成靛红二磺酸钠。在610nm处测定吸光度,根据蓝色减褪的程度定量空气中臭氧的浓度。G.3 测定范围当采样体积为30L时,最低检出浓度为0.01mg/m3。
第二部分:布朗斯特酸催化3-吲哚基甲醇化合物的傅-克烷基化反应以具有潜在生物活性和药物活性的靛红基3-吲哚基甲醇为底物,在布朗斯特酸如(R)-樟脑磺酸的催化下,成功实现了其与各种杂环芳烃的傅-克烷基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潜在生物活性的3-双吲哚基甲醇衍生物。
酸碱质子理论理论认为:凡是可以释放质子(氢离子,H+)的分子或离子为酸(布朗斯特酸),凡是能接受氢离子的分子或离子则为碱(布朗斯特碱)。
中学所讲的酸是指在水中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阿伦尼乌斯的水-离子理论),所以高考时千万别说酒精是酸。但事实上,酸碱理论不止一种,还有布朗斯特-劳莱的质子理论、溶剂体系理论、路易斯酸碱理论。在质子理论中,任何释放质子的物质叫做算,任何接受质子的物质叫做碱。
较广义的定义,则认为反应中能提供质子的是酸,反之为碱,此定义称为布朗斯特(J. M. Bronsted)-劳里(T. M. Lowry)酸。此理论为酸碱质子理论。Bronsted酸性是酸碱质子理论中的概念,代表某物质释放质子(H+)的能力。具体说来,某物质HA,放出H+后,变成A-,则其Bronsted酸性是反应 HA = H+ + A- 的平衡常数。
酸的话是因为它电离时产生H+离子..碱的话因为它电离产生OH-离子..还有一些盐也是显酸碱性的,如Na2CO3,因为它是强碱和弱酸反应生成的..所以显碱性。2NaOH+H2CO3==Na2CO3+2H2O 强酸和弱碱反应生成的显酸性。
但显然并不只有酸或碱才有酸碱性,盐也可以有,但按照此理论,酸性与碱性必须是物质溶于水电离出H+或OH-才显酸碱性。局限性很多,如对非水溶剂中的酸碱反应无法解释。并且按此理论HCl气体,NH3气体均无酸碱性 酸碱质子理论(布朗斯特酸碱理论):能给出H+的是酸,能接受H+的是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