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提着水桶的例子,如果是提起来完全不动的话理想状况的话,桶提起来之后是不会消耗人体的能量的,但是现实情况却不是这样的,人体的肌肉纤维在张紧的情况下提供力来克服水桶的重力,如果肌肉纤维张紧提供的力总是维持这个固定的值,相当于此时人就是个石像,是不会消耗能量的。
2、解答如下:(1)首先计算电量Q,Q=I平均·t=E平均·T/R=Δ∮/R=BLS/R=5×0.2×0.4/0.1=4C。(2)在速度最大时,安培力F安=BIL=10N,因此I=10A。此时,电动势E=RI=1V。根据E=BLV,得出V=1m/s。根据能量守恒定律,FS=1/2MV2+Q。
3、是9个,要光线碰撞镜子一次回头只要光线第一次打到A镜时时垂直射入。要光线碰撞镜子两次次回头让光线第一次打到B镜时时垂直射入,这等效与直接让光线垂直打入打入一面倾角是2*9°=18°的镜子。
等式左边是浮力,右边是重力 得:v排水:v冰=0.9:1 露出水面体积就是这0.1,那么冰的体积是1000cm3(你题目打错了,应是立方厘米)那么质量是 0.9kg(你又打错单位了。。
解法1:因为水与冰的密度比是1:0.9,所以冰块露出水面的体积与在水里的体积比也是(1-0.9):0.9,也就是1:9,所以冰块总体积为100+900=1000立方厘米,重量为:1000*0.9=900克。
首先,冰浮在水上处于平衡状态,浮力等于重力。
重力加速度为10m/s(即1Kg=10N)设;冰的质量为m冰,冰的总体积为V总,水面上的积为V上,水下的体积为V下。
设总体积V,总质量M=p冰*V F浮 = Mg p水*(V-100)g = Mg = p冰*V*g 1*(V-100) = 0.9*V V = 1000立方米 水下体积900立方米。
1、答案是C,因为冰块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冰块排开的水的重量等于冰块自身的重量,而重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因此,不论是冰块还是融化后的水,它们都不会改变水面的高度。
2、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义为0℃的条件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和水的混合物达到热力学平衡时。这个温度点称为冰点,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固液共存点。 当将冰放入热水中时,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是一个非平衡态的过程。热能传递到冰块中,导致冰的温度升高并最终完全融化。
3、因为: F浮 = G冰 F浮 = G排 所以: G冰 = G排 因为冰化后水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其化的水的质量和冰的排水量是一样的。所以冰化后还是一杯满水,不会溢出。
4、说得明白点就是 水有个特殊现象:它结成冰体积会变大,冰化成水体积要缩小,但是体积改变重量却不变。冰能浮出水面就是因为同体积的冰比水轻。水中浮冰的重量正好等于它排开的水的重量,所以整个冰化成的水,体积正好等于冰浸在水中的体积,因而杯中的水位不会改变。
5、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吸热时温度不升高,直到冰完全融化为水后温度才开始上升,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使冰融化;放热时温度不降,直到水完全凝固为冰后温度才开始下降。
1、冰的密度为0.9,而水的体积为1,水凝固成冰的质量不变。根据密度的计算公式:m=pv,p冰V冰=p水Ⅴ水,得到0.9V冰=V水,即V冰=10Ⅴ水/9。冰的体积是水的九分之十倍,约为1倍。
2、冰的密度ρ冰等于0.9×10^3 kg/m^3。给定冰的体积V冰为1m^3。
3、冰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冰质量,通常用克/立方厘米(g/cm)或千克/立方米(kg/m)来表示。冰的密度受到温度和压力的影响。一般而言,冰在常温下的密度约为0.9167克/立方厘米或917千克/立方米。
4、冰的密度是0.8g/cm,水的密度是1g/cm。密度的计算公式为ρ=m/V,即密度等于质量除以体积。在理解这个公式时,我们需要注意到当密度ρ固定时,质量和体积成正比;当质量m固定时,密度ρ和体积V成反比;而当体积V固定时,密度ρ与质量m成正比。
5、水体积*水密度=冰体积*冰密度 水的密度已知,可以以一定体积的水,测结冰后的冰体积。
1、答案是C,因为冰块的密度小于水,所以它能够漂浮在水面上。冰块排开的水的重量等于冰块自身的重量,而重量与物质的状态无关。因此,不论是冰块还是融化后的水,它们都不会改变水面的高度。
2、因为: F浮 = G冰 F浮 = G排 所以: G冰 = G排 因为冰化后水的质量是不变的,所以其化的水的质量和冰的排水量是一样的。所以冰化后还是一杯满水,不会溢出。
3、说到空气能热水器出现了冰水的问题,这很显然是不正常的。但是大家要注意通常情况下热水器出来的是冷水以及热水,倒是冰水的情况,几乎是没有碰到过的。只不过有的时候明明是正常供应热水的,却突然变冷了,因为温差太大很多人就会误以为是热水器出冰水了。
4、通常情况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吸热时温度不升高,直到冰完全融化为水后温度才开始上升,这个过程中吸收的热量用来使冰融化;放热时温度不降,直到水完全凝固为冰后温度才开始下降。
5、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被定义为0℃的条件是在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冰和水的混合物达到热力学平衡时。这个温度点称为冰点,是水在标准大气压下的固液共存点。 当将冰放入热水中时,冰融化成水的过程是一个非平衡态的过程。热能传递到冰块中,导致冰的温度升高并最终完全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