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命名规则,先写简单基团,不论号位大小(例如4-甲基-3-乙基-也是正确的,虽然4比3大)。所以应该是2-甲基-3-乙基-,而3-乙基-2甲基是不正确的。
你好,按照系统命名法,是先写甲基,再写乙基。这个是根据次序规则来判断的,次序规则越优先的原子团放在越靠后的地方,即离主链更近。
自行百度顺序规则(Cahn-Ingold-Prelog Sequence),中文中顺序规则小的基团在前面,所以是先写甲基的那个才是对的,英文中直接按基团名的英文首字母排英文名是:5-ethyl-4-methylnonane,应该是直接翻译了英文导致你的错误认识。
注意,命名的时候每个物质,只有一个系统命名法的命名(我指的是系统命名法,如果有别名另算,就像你的名字一样,比如大名叫张三,那你只有一个大名,如果你还有个小名叫狗娃子,那只是小名而已)我的意思是,系统命名法和物质是一一对应的。绝对没有一个物质两个名字,一个名字两个物质的情况。
这样的话应该从甲基那头先编号,就是2-甲基...或者看后面“烷烃”里有一句“有多个取代基时,以取代基数字最小且最长的碳链当主链,并依甲基、乙基、丙基的顺序列出所有取代基。”实际上系统命名法写了一本书,当然也不厚,不过也不薄。
中文命名时,取代基的先后顺序就是最低系列原则。比较与母体直连的原子。甲基-CH3,直连的就是C 亚甲基=CH2,直连的原子就是C C,大于甲基,所以先甲基后亚甲基。
按照次序规则,烷基的优先次序为:叔丁基仲丁基异丙基异丁基丁基丙基乙基甲基。有机化学取代基命名(二)(1)2,2-二甲基丙基,(2)2-甲基环丙基,(3)1-甲基戊基,(6)1-甲基-3-丙基戊基 有机化学优先顺序。是这样吗?你的编号是正确的,“近”是首要原则。
基团次序规则优先顺序:是由双键碳上直接相连的两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来决定,原子序数大者为优。次序规则也称为顺序规则,是有机化学中判断取代基或基团优先次序的一个重要规则,进行原子或原子团次序排列而提出的一个规则。若原子序数相同时,则比较相对原子质量数大小。
例如,如果分子中有两个取代基,一个是氯原子,另一个是甲基基团,氯原子的原子序数为17,甲基基团中的碳原子的原子序数为6。因此,氯原子的优先级比甲基基团高,因为氯原子的原子序数更高。如果有多个取代基,则需要对它们进行优先级排序,以确定它们的命名顺序。
取代基优先顺序口诀是-COOH-SO3H-COOR-COX-CONH2-COOCO--CN-CHO-CO--OH-SH-NH2-C三C--C=C- -OR-SR-F-Cl-Br-I-NO2-NO。口诀(谐音):索黄纸,献鹿鞍,清泉同春风,求安缺戏迷,刘觅,福禄寿,笑呀笑。
最低系列原则是看取代基离哪一端近就从这一端开始编号,在第一个取代基位次相同时,就继续看下一个取代基的离哪一端近。(但是第一个取代基还要考虑小基团先编号原则,例如位次相同时,一个是甲基,一个是乙基,则先编号甲基)楼上说代数和是错误的。用楼上的例子。
1、第一个是因为从左往右是2号位是甲基,从右往左2号位是氯原子,这个时候氯原子是优于甲基获得更小的编号的。(原因:当主链上有多种取代基时,由顺序规则决定名称中基团的先后顺序。一般的规则是: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2、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质量越大,顺序越高;如果第一个原子相同,那么比较它们第一个原子上连接的原子的顺序;如有双键或三键,则视为 连接了2或3个相同的原子 以次序最高的官能团作为主要官能团,命名时放在最后。其他官能团,命名时顺序越低名称越靠前。
3、先命名卤素原子。卤代烃命名以相应烃作为母体,卤原子作为取代基。如有碳链取代基,根据顺序规则碳链要写在卤原子的前面;如有多种卤原子,列出次序为氟、氯、溴、碘。比较主链碳原子上所连各支链、取代基的第一个原子的原子序数的大小(同位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原子序数较大者为“较优”基团。
4、当有机化合物含有多个官能团时,要以最优先的官能团为主官能团,其他官能团作为取代基。因为氨基比卤原子比烷基优所以氨基是主官能团。卤原子和甲基作为取代基。因逆时针甲基位次最低氯位次不变所以逆时针编号。因甲基比氯优先次序低所以命名时先列出甲基再列出氯最后列出主体加官能团。
5、跟烃一样,选最长的碳链就是了,卤原子没有影响的。官能团的排列顺序:羧酸衍生物在前,其次到醛和酮,再往后到碳碳双键和三键,再往后是取代基的卤素和硝基。
6、根据IUPAC命名法及1980年中国化学学会命名原则,按各类化合物分述如下。1.带支链烷烃 主链 选碳链最长、带支链最多者。编号 按最低系列规则。从靠侧链最近端编号,如两端号码相同时,则依次比较下一取代基位次,最先遇到最小位次定为最低系统(不管取代基性质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