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乙酸和乙酸乙酯中都有甲基酮结构,但都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乙酸乙酯化学式:CH3COOCH2CH3甲基酮类化合物:结构为羰基一侧连接甲基,另一侧连接其他基团的化合物。
乙酸乙酯不能发生碘仿反应,乙酰丁酸乙酯是可以发生碘仿反应的。前者分子中CH3CO为酰基,不是甲基酮结构,后者虽然命名中叫乙酰,但该处的CH3CO为酮羰基,且为甲基酮,故可发生碘仿反应。
碘仿反应,hoffman降级。乙酰乙酸乙酯中那个甲基可以通过酸式分解脱掉。建议参阅一本有机化学的大学教材。
有消毒水气味的为苯酚,尿素无气味。 第四,余下丙酮、乙醛、异丙醇、乙酰乙酸乙酯 ,其中具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为乙醛, 第五,乙酰乙酸乙酯具有果子气味,相对好闻一些。 第鉴别丙酮和异丙醇,则须动用化学手段了,使用碘仿反应即可鉴别出丙酮,生成黄色沉淀的既为丙酮。
1、碱性条件下,2-氯丙酸甲酯形成2-负碳离子,与苯甲醛羰基碳加成,脱氯形成环氧结构(Darzens reaction 达参反应是醛或酮在强碱(如氨基钠、醇钠)作用下与α-卤代羧酸酯反应,生成α,β-环氧酸酯的反应。),进一步加热脱羧形成3-苯基-2-丙酮。
2、在1:1到1:2之间。苯甲醛和2氯丙酸甲酯的化学式分别为C7H8O和C4H7ClO2,二者可以通过酯化反应合成苯甲酸2-氯丙酯。酯化反应是一种酸催化的反应,需要将苯甲醛和2氯丙酸甲酯按一定的比例混合后进行反应。一般而言,苯甲醛和2氯丙酸甲酯的比例可以在1:1到1:2之间,最常见的是1:1的比例。
3、将苯甲醛与2-氯丙酸甲酯反应,然后水解、脱羧得到粗产品,在水溶液中调节pH=6,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用25%KCO溶液处理至pH=6,再用乙酸乙酯处理,然后蒸馏粗产品得产品。
4、生产方法由苯乙酸与乙酐反应而得。 其制备方法是将苯甲醛与2-氯丙酸甲酯反应,然后水解、脱羧得到粗产品,在水溶液中调节pH=6,用乙酸乙酯萃取,水相用25%K2CO3溶液处理至pH=6,再用乙酸乙酯处理,然后蒸馏粗产品得产品。

DNA甲基化是最早发现的修饰途径之一,存在于所有高等生物中。DNA甲基化能关闭某些基因的活性,去甲基化则诱导了基因的重新活化和表达。DNA甲基化的主要形式:5-甲基胞嘧啶、N6-甲基腺嘌呤、7-甲基鸟嘌呤。
字面理解就是把一个有机物带上甲基。有机化合物分子中的氢被甲基(-CH3)取代的反应。苯与卤甲烷在三氯化铝等催化剂作用下可发生甲基化反应生成甲苯。由于甲苯比苯更易反应,因此一般难停留在一取代阶段,往往进一步甲基化,生成多甲基苯。醇和酚羟基中的氢可被甲基取代,生成甲基醚,用此方法可保护羟基。
有机化学的甲基化是指一个烷基化的过程传送一个CH3基团。这个过程一般都会使用亲电子的甲基源,如碘代甲烷、硫酸二甲酯、碳酸二甲酯,或是较少有但更强力的甲基化试剂,如三氟甲基磺酸甲酯或氟代磺酸甲酯。
机理 20世纪60年代末明确提出在汞的生物甲基化中起主要作用的是微生物。因微生物类群的不同,甲基化作用可在需氧或厌氧条件下进行,其转化机理主要有酶促反应和非酶促反应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