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氯丙烯与三氯氢硅加成得氯丙基三氯硅烷,然后与甲醇反应,再氨化,分离即得该产品。
2、TBD/SiO2用两步法制备:采用和氨基丙基硅官能团化的SiO2相同的改性方法,首先用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对硅改性,然后3-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的SiO2和 TBD (0 g)在环己烷 (40.0 mL)中反应。反应产物超声震动1 h。
3、一条有报道的类似路线是从ROH出发的,第一步先做甲磺酰化让氧容易离去,有机胺催化下做ROH+MeSO2Cl(2eq)到R-OMs。接着用Boc-N-OH和R-OMs在DBU催化下做亲核成R-O-NHBoc,最后用盐酸水解就能得到R-O-NH2了。
4、首先,直接用三巯基丙基,三氧甲基硅烷取代氧化三辛基磷保护的(CdSe)ZnS量子点上的TOPO分子。其次,再将三氧甲基硅烷水解,在量子点的表面形成了一层带有二氧化硅。
1、溶于苯,乙酸乙酯。根据阿拉丁网查询显示。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偶联剂。沸点217度,相对密度0.946,折射率420。浅黄色液体,吸入有毒。易水解,放出乙醇,生成相应的硅醇缩合物。
2、要除去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常见的方法是使用有机溶剂和酸进行处理。有机溶剂可以帮助分离硅烷化合物,而酸则可以破坏硅烷键,使其失去活性。常用的有机溶剂包括乙醇、二甲苯等,常用的酸有盐酸和硫酸等。
3、三乙基硅烷碱水作用下去除。三乙氧基硅烷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有机硅中间体,在碱水作用下,分子内的si-h键断裂,放出氢气,生成三乙基硅醇。
4、– 新载玻片上有油污,要用洗液浸泡12~24h,自来水冲洗后再用蒸馏水清洗;用绸布擦干或烤箱烤干。清洁的载玻片再用粘附剂处理。
1、主要用于合成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KH-792)。
2、合成含季铵盐阳离子的有机硅化合物,用作防霉菌、防臭整理剂,具有特殊的杀菌、防臭、抗静电及表面活性。
3、Y-氯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是一种化学物质,无色透明液体,可溶于多种有机溶剂中,遇水会水解。
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APS)是一种具有反应性的新颖硅烷偶联剂,容易发生水解反应和交联反应,另外作为补强剂和交联促进剂广泛用于复合材料、涂层、油墨、胶水和密封材料等, 还可用作树脂改性添加剂和酶固定剂。
按照英文翻译是3-氨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我知道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应该是指三个甲氧基部分是其它烷氧基。仅供参考。
醇基硅烷偶联剂(例如3-丙烯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通常用于制备有机-无机杂化材料,可以提高材料的耐热性、耐水性和力学性能等。
KH-792(KH-900)硅烷偶联剂,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是一种双官能团硅烷。用于加强树脂跟无机涂层、塑胶涂层和无机填充物表面的粘接力。
优异的粘结促进剂,可用于聚 氨酯、环氧、腈类、酚醛胶粘剂和密封材料,改善颜料的分散性 并提高对玻璃、铝、铁金属的粘合性,也适用于聚氨酯、环氧和丙烯酸乳胶涂料。 用于氨基硅油及其乳液的合成 。
本品为双氨基型官能团硅烷,化学名为: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氯丙烯与三氯氢硅加成得氯丙基三氯硅烷,然后与甲醇反应,再氨化,分离即得该产品。
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通常是以三氯硅烷、氨水和乙醇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反应。合成过程中,首先生成三乙氧基硅烷,然后与氨水反应生成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
主要用于合成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N-(β-氨乙基)-γ-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KH-792)。
分子中的C—NH2键内氨基可与酸、羧酸酯、醛、酮、卤代烃、酰胺和腈等进行反应。可由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与NH3在高压釜内反应来制取。用来合成有机硅中间体及高分子化合物,也可用作硅烷偶联剂。
NH2-CH2-CH2-CH2-Si(O-CH3)3化学式就是这个,性质就是由烷基的性质和,氨基的性质和一些硅氧基的性质,应该会和甲苯反应,但是需要反应条件,具体是什么不清楚。
1、按照英文翻译是3-氨基丙基三烷氧基硅烷。我知道3-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应该是指三个甲氧基部分是其它烷氧基。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