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锂、钠和钾这三种金属的密度都比水小,其中锂的密度最低,仅为0.53克/立方厘米,是铝的1/5,它们在水中漂浮,不会沉底。尽管如此,这些金属的化学性质异常活泼,与水反应剧烈。在实验室环境中,钠和钾需要被保存在煤油中以隔绝空气,而锂则过于轻盈,无法被煤油“抓住”,只能在固态石蜡中保存。
2、有三种金属的密度比水小,分别是锂、钠和钾。钠的密度约为0.97克/立方厘米;钾的密度约为0.86克/立方厘米,而锂的密度只有0.53克/立方厘米,比水要轻许多,大约是铝的1/5,是名副其实的轻金属之,把这三种金属扔在水里,它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沉入水底。
3、密度比水小的金属有锂、钾和钠。锂:锂的密度为0.534克/cm3,远低于水的密度,因此锂的密度比水小。锂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是最轻的金属之一,但与水反应非常剧烈。钾:钾的密度为0.87克/cm3,也小于水的密度。钾是一种银白色的软质金属,蜡状,可用小刀切割,化学性质极度活泼。
钪(Sc):密度为989g/cm。钪是一种稀土金属,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钛(Ti):密度为54g/cm。钛是一种高强度、低密度的金属,常用于航空航天和医疗领域。钒(V):密度为11g/cm。钒是一种重要的合金元素,可提高钢的强度和韧性。
熔点1772℃,沸点 3827 ±100℃,密度245g/㎝3( 20℃),较软,有良好的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海绵铂为灰色海绵状物质,有很大的比表面积,对气体(特别是氢、氧和一氧化碳)有较强的吸收能力。铼204 铼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e,原子序为75。
重金属是指密度大于4500千克/立方米的金属,例如铜、镍、钴、铅、锌、锡、锑、铋、镉和汞等。 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从23(钒)至92(铀)的天然金属元素有60种。其中,除了6种元素外,其余54种金属的密度都大于5克/立方厘米,因此它们都被认为是重金属。
因此,锇无疑是地球上已知的最重的单质物质,每立方厘米的质量相当于259吨,而常见的铜每立方米的密度仅为94吨。锇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六周期Ⅷ族元素,属于铂族金属。其元素符号为Os,原子序数为76,相对原子质量为190.2。作为一种重铂族金属,锇是目前已知的密度最大的金属。
碱金属是指在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除氢(H)外的六个金属元素,即锂(Li)、钠(Na)、钾(K)、铷(Rb)、铯(Cs)、钫(Fr)。
1、铷(Rb):532克每立方厘米。铷的密度显著增加,远大于钾和钠。铯(Cs):8785克每立方厘米。铯的密度是碱金属中较大的,但仍小于许多常见金属。钫(Fr):870克每立方厘米。钫的密度与铯相近,但由于其放射性,实际应用非常有限。熔沸点:锂(Li):熔点180.5℃,沸点1347℃。
2、- 铷(Rb):密度约0.826 g/cm,熔点约331°C,沸点约682°C。- 铯(Cs):密度约0.956 g/cm,熔点约244°C,沸点约678°C。- 钫(Fr):密度约0.84 g/cm,熔点约-114°C,沸点约675°C。
3、铷:熔点389℃,沸点688℃,熔沸点进一步下降。铯:熔点284℃,沸点674℃,熔沸点接近室温,是碱金属中熔沸点最低的之一。钫:熔点27℃,沸点677℃,由于放射性影响,其熔沸点数据可能不稳定且难以准确测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