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甲基蓝(无水),化学名称为氯化3,7-双(二甲氨基)吩噻嗪-5-鎓,分子式C16H18ClN3S,其分子量为3185,CAS号为61-73-4。它是一种金红色或闪古铜色的粉状物质,能溶于水并显蓝色。在浓硫酸中,它会变为黄光绿色,稀释后则恢复蓝色。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会呈现紫色沉淀。
两者的化学式,分子量,化学结构都不同。亚甲基蓝:化学式:C16H18ClN3S,分子量:3186,是一种吩噻嗪盐。甲基蓝:分子式C37H27N3Na2O9S3,分子量:7980,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物理性质不同。
无水)亚甲基蓝 用途:可用于麻、蚕丝织物、纸张的染色和竹、木的着色。还可用于制造墨水和色淀及生物、细菌组织的染色等方面。它可与碱性紫5BN和黄糊精以78:3:9的比例拼混成碱性品蓝。
化学式和分子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甲基蓝的化学式为C37H27N3Na2O9S3,分子量为7980,是一种芳香杂环化合物。而亚甲基蓝的化学式为C16H18ClN3S,分子量为3186,是一种吩噻嗪盐。甲基蓝是深蓝色粉末,系强酸性染色剂,闪光红棕色粉末。
1、浓硝酸浓硫酸,变成对硝基甲苯,加Fe,H+,还原成对氨基甲zhi苯,加Br2,在给电子能力更强的氨基两侧取代,接着加入硝酸钠,HCl环境,使得氨基变成重氮基(-N2+Cl),加入次磷酸,水环境,消去N2+Cl,得到产物。
2、性状:本品为5-氨基-3-氰基-1-(2,6-二氯甲苯基)-4-三氟甲基亚磺酰基吡唑化学合成品,纯品是白色结晶性粉末,难溶于水。可溶于丙酮、甲醇、易溶于玉米油,性质稳定。药理:本品是一种对多种害虫具有优异防治效果的广谱杀虫剂。
3、关闭电源,设警示标志,设专人监护。用鼓风机保持通风,罐内温度应小于40度。照明灯具电压为安全电压,一般为12V。清洗工作中不能用易产生火花的工具。甲苯罐清洗工作完毕后,进行检查验收。
4、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经过查询,二氯甲苯比对氯甲苯腐蚀性大,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1、亚甲基蓝和甲苯胺蓝有什么不同 苯胺蓝为酸性染色剂,甲苯胺蓝为碱性染色剂。苯胺蓝(英文Aniline blue)是一种混合酸性染料,平常所用很难有一定的标准。此染料一般很难溶于水,也不易溶于酒精(5%)。植物制片中可与番红合用,作为组织染色;也可作藻类植物染色。
2、甲苯胺蓝不仅含有两个发色团,还含有两个助色团,为碱性染料,甲苯胺蓝中的阳离子有染色作用,组织细胞的酸性物质与其中的阳离子相结合而被染色。
3、甲基蓝与亚甲基蓝的化学式,分子量,化学结构都不相同。甲基蓝细菌效力不明显,放入水中很快化开,染色不够深浓,颜色很快淡化。亚甲基蓝入水会有色带,若水流缓慢时散开很慢,会看着蓝色的色带飘散开来,蓝色保持较长时间。
4、乙醇,不溶于醚类。亚甲基蓝在空气中较稳定,其水溶液呈碱性,有毒。亚甲基蓝广泛应用于化学指示剂、染料、生物染色剂和药物等方面。由N,N-二甲基苯胺进行亚硝化,经还原生成对氨基二甲基苯胺,再用重铬酸钠、硫代硫酸钠进行氧化、硫化及缩合,然后用氯化锌成盐、盐析、过滤及干燥即得成品。
5、神经元细胞体结构包括一个有皱褶的核膜、稀疏的染色质和一个明显的核仁。 细胞体内存在尼氏颗粒,这些颗粒能够代表粗面内质网,并在神经元中产生特异的嗜碱性斑点状表现。 尼氏颗粒可以通过多种染色方法进行显示,如中性红、亚甲基蓝、甲苯胺蓝和甲基紫等。
6、亚甲基蓝在多个领域有广泛应用。它可以用于麻、蚕丝织物和纸张的染色,以及竹、木的着色。此外,它还是墨水和色淀的制造原料,对生物和细菌组织染色有重要作用。在医学上,亚甲基蓝被用作重金属盐解毒剂,例如在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中,它能通过静脉注射与血红蛋白结合,起到解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