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咯的溶解性有限,微溶于水,却能轻易地溶于乙醇和乙醚等有机溶剂。在氧气存在下,吡咯会发生变黑现象;其松片反应呈现红色,而在盐酸的作用下,它会发生聚合反应形成吡咯红。对于氧化剂,吡咯通常表现出不稳定特性,容易发生取代反应,主要发生在2位或5位上。
吡咯的化学特性 吡咯在微量氧的作用下就可变黑;松片反应给出红色;在盐酸作用下聚合成为吡咯红;对氧化剂一般不稳定。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主要在2位或5位上取代 。在15℃时,吡咯在乙酸酐中用硝酸硝化,得到2-硝基吡咯,产量不高,一部分变为树脂状物质。
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吡咯在微量氧的作用下就可变黑;松片反应给出红色;在盐酸作用下聚合成为吡咯红;对氧化剂一般不稳定。它可以发生取代反应,主要在2位或5位上取代 。在15℃时,吡咯在乙酸酐中用硝酸硝化,得到2-硝基吡咯,产量不高,一部分变为树脂状物质。
吡咯的读音为bǐ luò。吡咯是一种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它的化学性质相对活泼。在读音为“bǐ luò”时,指的是这种有机化合物的名称。吡咯在多种领域有应用,包括作为染料、香料、塑料等工业的中间体。此外,它在医药工业中也有广泛应用,尤其在合成抗生素和维生素方面。
吡咯: bi luo 。基本释义:有机化合物,化学式C4H5N。无色液体,在空气中颜色变深,有刺激性气味。用来制药品。吡咯简介:吡咯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4H5N,无色液体,沸点130~131℃,相对密度0.9691(20/4℃)。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
吡咯是一种主要的纯品,以其浅黄色或棕色的油状液体形式呈现,带有一种类似于苯胺的特殊气味。它的物理特性颇为显著,熔点低至-24℃,表明它在低温下可能会凝固。沸点较高,为131℃,这意味着在常温下,吡咯保持液态,而在较高温度下可能会挥发。
1、是。N-甲基吡咯烷酮,简称NMP,是非危险品,包装方式一般是镀锌桶或是聚乙烯铝桶,是一种极性溶剂,在锂电池行业多用作涂布机溶剂,一般可以回收利用。易溶于水、乙醇、乙醚、丙酮、乙酸乙酯、氯仿和苯,能溶解于大多数有机与无机化合物、极性气体、天然及合成高分子化合物。
2、n甲基吡咯烷酮运输要求按危险品要求。n甲基吡咯烷酮是危险品,3类。因此n甲基吡咯烷酮运输要求按危险品要求。N-甲基吡咯烷酮是一种有机物,化学式为C5H9NO,为无色至淡黄色透明液体。
3、N-甲基吡咯烷酮(NMP)不属于危险化学品。这从《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可得,NMP未被归类在内,故不属于危险化学品范畴。NMP的化学式为C5H11NO,分子量约为1117,是一种极性溶剂。在锂电池行业,NMP主要用于涂布机溶剂,且通常能够进行回收利用。
-二甲基吡咯是一种化学化合物,其英文名称为2,4-Dimethyl-1H-pyrrole,对应CAS登记号为625-82-1。这种产品具有特定的质量标准,其中水分含量需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不超过0.5%,以保证其纯度,含量则需达到或超过98%。它的外观通常表现为无色至淡黄色的液体。
吡咯类抗真菌药,系羊毛甾醇14α去甲基化酶抑制剂,分为咪唑类和三唑类,咪唑类代表药物有酮康唑、咪康唑等;三唑类代表药物有氟康唑、伊曲康唑等,系目前临床应用最广的抗真菌药,疗效较好,多有一定的肝肾毒性,但毒性较两性霉素B小。
N-甲基吡咯烷酮(N-methylpyrrolidone)也称1-甲基2-吡咯烷酮,简称NMP,是一种极性的非质子传递溶剂,沸点高、极性强、粘度低、溶解能力强、无腐蚀、毒性小、生物降解能力强、挥发度低、化学稳定性、热稳定性优良。
便秘药啊~比沙可啶 Bisacodyl. (便塞停),化学名4,4-(2-吡啶亚甲基)二苯酚醋酸酯。
1、许多官能团都可以进行水解反应,常见的有: 酯类化合物:酯类化合物在碱性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生成醇和羧酸。例如乙酸乙酯可以水解为乙醇和乙酸。CH3COOCH2CH3 + NaOH → CH3CH2OH + CH3COONa 酰胺类化合物:酰胺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可以发生水解,生成胺和羧酸。
2、在三氯甲烷和N,N-二甲基甲酰胺(DMF)中易溶,在丙酮中溶解,在乙醇、乙酸乙酯或乙腈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2 【解析】:D。控制高血脂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方法,故调血脂药又被称作动脉粥样硬化防治药。
3、生物素预先活化后,通过噻吩环的戊酸侧链上羧基与抗体、酶等生物大分子以酰胺键偶联。活化生物素的制备是获得高敏感度BAS制剂的关键环节。
4、首先,从2-苯基苯甲酸开始,通过与SOCl2反应制得2-苯基苯甲酰氯,进一步与二甲基甲酰胺反应生成2-苯基苯甲酰胺。接着,通过氢化锂铝还原,得到2-苯基二甲苄胺。这种胺类化合物与CH3I反应后,形成相应的铵盐,然后异构化后与氯甲酸乙酯反应,生成2-甲基-3-苯基氯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