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r^2=m4π^2r/T^2,得T^2M/4πr^3=π/G(结论一),根据ρ=M/V,V=4/3πr^3,得ρ=3M/4πr^3(结论二),将结论一二联立,得ρT^2=3π/G=常量。
常见表述:绕同一中心天体的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a)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T)的比值都相等,即(其中M为中心天体质量,k为开普勒常数。
T^2)。将行星的质量M代入第一个公式中,我们得到ρ * 4π * R^3 / 3 = 4 * π^2 * R^3 / (G * T^2)。通过整理,可以得出行星的密度ρ的表达式:ρ = 3π / (G * T^2)。因此,该行星的密度与它的环绕周期T和引力常量G有直接关系,具体为ρ = 3π / (G * T^2)。
1、方法一:集满一瓶该气体,集满一瓶空气,分别称量质量,哪瓶轻,哪瓶密度小(集气瓶质量相同)方法二:集满一瓶该气体(用玻璃片盖严),放在天平左盘,右盘放好砝码并在右盘上也放上一个玻璃片(与集气瓶上玻璃片质量相同),并调好游码。
2、判断气体的密度是否比空气大,可以使用以下简单的方法: 直接观察法:将容器垂直放置,如果比空气重,则会留在底部;如果比空气轻,则会浮在上面。当然,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准确。 对流方法:将装有气体的试管或瓶口对着灯光,使得其背景为黑色,观察其中有没有对流现象。
3、主要看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空气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9,把其他气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算出来,比如co的是28,所以co不能用排气法,因为他们相对分子质量很接近,可以判断CO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小。CO2的是44,所以可用排气法收集,4429,CO2的密度就比空气的大。其他气体依次类推。
1、有这样的公式:p(u,v)=p(x,y)*|J|*I ,这里p(u,v)是关于u,v的二维变量联合分布,p(x,y)是关于x,y的二维变量联合分布,J是雅可比矩阵,解释如下,I 为单位矩阵。
2、若变换s=T(r)满足严格单调,存在反函数r=r(s),且其导函数r(s)连续,则变换后的概率密度为Pr(r(s)|r(s)|.如果变换不满足上述条件,可以先求其分布函数,然后求导得密度函数,此方法适合所有的变换,包括前面的特殊情况。
3、基础一: 当一维随机变量X的密度函数为 时,其变换X的概率密度可以通过简单的变换规则得出。基础二: 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 (X,Y)的概率密度,可以转变为其边缘分布的密度,这对于处理复合随机变量至关重要。
4、根据概率密度函数的定义,可以推导出均匀分布的分布函数F(x) = Prob(X ≤ x)。当x a时,F(x) = 0;当a ≤ x b时,F(x) = (x - a)/(b - a);当x ≥ b时,F(x) = 1。验证分布函数 通过验证分布函数的性质,可以证明所推导的分布函数满足均匀分布的定义。
称重法:F浮=G-F。利用弹簧测力计测出浮力:F浮=G-F。利用阿基米德原理算出体积:V=F浮/ρg。利用公式:G=mg求质量:m=G/g。利用密度公式:ρ=m/V求密度:ρ物=G/G-F×ρ液。平衡法:F浮=G物。在量筒中装适量的水,记下水面刻度:V。
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使其匀速直线滑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滑动时受到的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以0.5m/s的速度在水平地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2所示。则力F的大小为___N,物体与水平地面的摩擦力为___N。在2秒内绳子自由端移动了___m。
弹簧测力计下吊着重为17N的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8N,则水对金属块的浮力为 N,金属块排开水的体积为 m3。把质量为250g,体积是300 cm3的金属球放入水中, 静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